僅鎳價就可能對特斯拉的毛利率造成2%的不利影響。
沸沸揚揚的“青山鎳”事件,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頭嘉能可一場完美的“索羅斯式”狙擊,展現了其對行業、市場以及機遇的精準把握,只是結局不一定能復制索羅斯式的狙擊成功。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除了熱熱鬧鬧地吃瓜“見證歷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這次事件會給投資市場帶來什么影響,又有哪些行業和公司會受到這一事件的連鎖反應。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1
一次完美的“索羅斯式”狙擊
據市場傳聞,中國一家民營企業——青山控股集團(下稱“青山集團”)持有20萬噸的空頭合約,而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斯特拉塔(下稱“嘉能可”,LSE:GLEN)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上面逼倉,試圖拿下青山集團印尼鎳礦60%的股權。
具體操作是,嘉能可利用資金優勢大量買多,拉動期貨價格走高,帶動現貨價格上漲,青山集團由于手里有沒可以交割的現貨,只能要么高價買下現貨交割——但市場現貨短缺,要么不斷補繳保證金,防止被強行平倉。有市場傳言,青山集團此次要損失近百億美元。
不過雙方都在3月8日做出聲明,嘉能可相關人員回復表示,嘉能可要青山集團印尼鎳礦60%的股權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total nonsense)。”青山集團董事局主席項光達表示:“青山是家優秀的中國企業,目前倉位和經營都沒有問題。”
但確實可以看到,LME的鎳價在3月7、8日連續大漲,盤中價格從3萬美元/噸拉漲至10萬美元/噸以上,漲幅達250%。
先不論雙方聲明的真假,可以確定的是,嘉能可的做空行為,是對市場行情的一次精準狙擊,與索羅斯的操作手法類似,其中,既有嘉能可對市場“灰犀牛”的準確預期,也有其看準時機、快速出手的果決。
所謂“灰犀牛”是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在這次事件中,是狙擊方早就看到鎳具備了價格上漲的必然性。
新冠疫情之后,發達經濟體的財政刺激措施提振居民耐用品消費,全球制造業活動反彈,不銹鋼的產量出現了較大的提升。中金數據顯示,2021年鎳的主要下游——不銹鋼全球產量同比增加13.9%。
同時,2021年,鎳的另一個終端消費領域三元電池需求強勁,硫酸鎳生產使用鎳豆、鎳粉比例上升至46%。
不銹鋼和三元電池正是鎳的主要下游需求市場,分別占鎳需求的75%和7%,其余需求在合金、電鍍等。
但同時,中金的數字顯示,全球可統計的鎳庫存在2021年底相比年初已下降63%。而LME鎳2021年均價相比2020年已上升約34%。
因此,鎳價上升趨勢早已有之,可以說是一件“灰犀牛”事件。在此時,嘉能可在做多,青山集團則持有巨量做空合約。
其次,俄烏沖突的升級給嘉能可提供了出手的時機。
俄鎳是LME主要的鎳交割品。原本青山集團可以在價格上漲的過程中,買入俄鎳來用于交割,但受俄烏形勢影響,俄鎳被倫敦交易所踢出交割范圍。傳言中青山控股的20萬噸鎳空頭期貨合可能無法交出現貨。青山自己生產高冰鎳并不是標準交割產品。
要知道,俄鎳產量占全球原生鎳(包括一級鎳和二級鎳)產量6%,占全球一級鎳產能22%。被剔除交割范圍后,市場對于持續供應能力的擔憂,導致空頭不斷回購合約,推動鎳價進一步上漲。
嘉能可精準地把握了勢,踩準了點,于是就出現了“青山鎳”事件。
2
“青山鎳”事件如何收場?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經歷了此次事件,才知道青山集團。但是青山集團的市場地位卻不低。
青山集團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30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是中國民營鋼鐵企業第一名,其業務包括鎳礦開采、鎳鐵冶煉、不銹鋼冶煉、不銹鋼連鑄坯生產及不銹鋼板材、棒線材加工等,可以說是一家全產業鏈公司。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青山集團連續三年登榜,2021年排名為279位。
對于青山集團手中的空頭合約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20萬噸,一種是直接持有10萬噸。
市場對此次事件的最終結果也有各種猜測:
第一種猜測是,青山集團強行平倉,可能會賠錢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
英國礦業公司分析師認為若強制平倉青山集團賬面的虧損為120億美元。華創證券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該事件可能要以青山集團虧損60億美元結束。
第二種猜測是第三方介入,但最終多空雙方誰贏誰輸還不一定。
《巴倫周刊》中文版認為,至少第二種猜測的前半句可能是對的。畢竟,倫敦時間3月8日,LME就宣布暫停并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并推遲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
LME表示,是基于維護市場秩序作出了暫停鎳期貨交易這一決定。LME還表示,如果形勢還是不穩定,暫停交易的時間可能延長。LME CEO稱暫停鎳交易是正確的決定,LME的根本職責是維護市場穩定。
港交所2012年12月底以13.88億英鎊(合計人民幣115.02億元)收購LME。
市場上有分析認為,LME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承擔不起后續連鎖反應。據彭博社報道,一位交易主管認為“LME交易系統失控需要干預,否則這種現象可能會蔓延至其他金屬期貨。”
但是毫無疑問,這一操作對青山集團會產生正面影響,至于后續交割時間和交割價格,仍將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可以確定的是,所有的逼倉行情都需要以空頭平倉止損結束,截至目前,現貨純鎳流通性較差,預計激烈的行情可能仍將持續。
但是這一事件的后續影響絕不限于交易所和青山集團,而是會蔓延到下游產業鏈。
3
最終的影響,不止在青山
此次青山鎳事件讓“鎳”走進全世界視野。為了更好地了解此次事件將如何影響下游產業,需要對鎳進行更多的解讀。
鎳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具有延展性良好、耐高溫、不易氧化等特點。鎳產品可分為一級鎳產品和二級鎳產品。對于兩個主要下游市場,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級鎳主要用于三元電池,二級鎳主要用于不銹鋼生產。
2021年全球不銹鋼需求增長以及中國的三元電池需求強勁共同推動了鎳消費。中國鎳生鐵(二級鎳產品)進口累計同比上升8%,一級鎳累計進口量同比上升118%。
青山集團印尼鎳礦的主要產品是二級鎳。
但是根據中金的分析,2022年,預計不銹鋼產量增速有所下降,對原生鎳的需求增速從2021年的16.5%下降至3.5%;但是三元電池,受益于高鎳化趨勢,對鎳的需求將同比上升82%至45.7萬噸。
簡單解讀為,市場缺少的是一級鎳,而不是二級鎳。2022年全球原生鎳需求和供給將分別同比上升10.4%和16.6%,供需平衡將逐漸從缺口轉為小幅過剩。但是中金統計,全球純鎳庫存2021年已下降63%,2022年庫存仍將下降。
而俄羅斯一級鎳占了全球產能的22%,過去五年中國的純鎳進口來源中,37%來自俄羅斯。受俄烏沖突影響,歐美制裁等地緣沖突將導致俄鎳交易和運輸受阻。
該機構的測算顯示,成本端,由于原料、電費、海運費上漲,全球范圍內平均現金成本和維護性資本開支同比抬升了32%,全行業盈虧平衡線僅從2020年的92%上移到2021年的94%。預計2022年LME鎳價運行區間可能進一步從16,000美元/噸上漲至22,000美元/噸。
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凈利潤率本來就不怎么高的制造企業來說,成本的上升只有兩種途徑消化,第一,減產,降低虧損;第二轉嫁給消費者。
正如上所述,三元電池是一級鎳需求大戶。而三元鋰電池是電動車電池的一大類。也可以理解為,新能源車板塊將會受到影響。
《巴倫周刊》3月8日的一篇文章指出僅鎳價就可能對特斯拉的毛利率造成2%的不利影響。
中金預測,中國鎳進口窗口可能持續關閉,國內庫存將進一步降低,成本向下游傳導難以避免,直至未來出現下游需求端減產從而對價格形成負反饋。
文|《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黃穎芳
編輯|吳海珊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