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用稀土反擊美國的貿易制裁,直接讓美國科技型企業損失慘重,如今中國的又一資源又火了,它難道比稀土更加珍貴難得,就連美國都得排隊買嗎?它就是銻金屬,要知道這款金屬資源在地球上的儲量非常少,美國境內也非常缺乏,并且嚴重依賴進口,而中國的產儲量卻全球遙遙領先,看來現在主動權已經掌握在中方手中了。
中國將4種資源列為戰略資源進行管理,分別是稀土、鎢、錫和銻,其中的銻是最為稀缺的資源,雖然在各種工業產品當中添加量較少,但卻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也被譽為工業的味精,這種金屬被廣泛應用于阻燃劑,蓄電池以及鉛合金,玻璃,陶瓷化學制品,甚至是催化催化劑等等工業和軍工領域,這種金屬具備非常有趣的物理特性,普通的金屬是熱脹冷縮,但它卻是熱縮冷脹,并且這種金屬在可回收性上和鋁以及銅等有色金屬有著很大的差別,一旦使用到工業產品當中之后,幾乎沒有辦法進行回收,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只有部分電池中的鉛銻合金柵板可以回收,回收量相比較之下非常小。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在于中國是全球范圍內銻金屬儲量最高的國家,銻金屬主要分布在18個省區的111個礦區內,累計已經探明的儲量達到343.4萬噸,其中工業儲量達到103.9萬噸,占據37.1%,以這一數據來計算,中國是全世界范圍內該金屬儲量最高的國家,銻金屬的儲量主要集中在中南區,該地區約占全國儲量的68.7%,其次是西南區再次是西北區,而華東和華北是最少的。
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銻礦主要有這幾個優勢,首先是儲量豐富,并且礦床多,規模也更大,全球54個大型銻礦床中中國就獨占15個,這使得中國占據了世界銻金屬產量和儲量雙第一,而第二個優勢是銻礦的成礦環境優越,具備大型和超大型銻礦床的成礦條件,世界銻礦主要分布在全球三個地帶,分別是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地中海構造成礦帶和中亞天山構造成礦帶,而中國正好在這三大礦帶中均有分布,并且其中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還占據了77%以上的銻礦儲量。云南、貴州和湖南等地的礦床正好位于這一礦帶上,并且其中也不乏一些產量超過10萬噸的大型乃至超大型礦床,實際上全國礦床的分布較為集中,更加有利于中國進行大規模開采,并且中國銻礦的儲量構成主要以單銻硫化物礦床為主,占據全國總儲量的67%礦石成分簡單,品位更高,也正是因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巨大優勢,在2018年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當中,美國還把這種金屬從加稅清單當中移除,這實際上證明了美國對于中國的銻存在依賴情況,因此不敢加稅。
但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中國儲量世界最大,但即使是中國的儲量也只能達到5年保證,,因此除了要對這種基礎的開采加工和出口進行嚴格的管控之外,中國還需要進一步研發銻金屬的回收技術,如果不重視這一方面的管控的話,那么在國外相同產品的低價原材料沖擊之下,銻資源保障能力將會持續下降,對中國國家戰略發展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