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金屬鎵市場逐步回暖,價格回升比較理性。1-11月份國內市場金屬鎵平均價格為1109.26元/千克,同比漲6.5%,12月10日安泰科報價1600-1650元/千克,較年初漲62%。主要生產企業反映,本周鎵價格比較穩定,主要企業報價在1850元/千克左右。從目前市場情緒來看,對未來趨勢比較樂觀。近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安泰科承辦的2020年全球小金屬論壇在廣東清遠召開,會上主要企業均表示,希望價格表現理性,不要過度炒作和大起大落,否則,整個鎵產業鏈會受到傷害,終究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這在以往已經有沉痛教訓。2020年以來鎵價格回升確實有基本面支撐。一方面,需求已經進入持續增長的通道。來自磁材領域的需求是主要動力,新能源汽車、風能、變頻空調等對磁材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帶動金屬鎵需求較快增長,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增長在加快。5G領域的需求也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另一方面,供應出現階段性、區域性偏緊。在過去幾年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導致鎵生產企業開工率顯著下降,庫存消化比較明顯。去年以來,開工率在逐步回升,但是,部分企業因為原料供應結構發生變化,技術工藝不適應,生產出現波動,甚至停產,導致局部供應量減少或渠道變化導致供需不匹配。展望2021年,鎵需求有望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在需求拉動下,鎵行業將有條件擺脫經營困境。但是,需要警惕的是,產量呈回升態勢,進口鋁土礦比例提升所導致的提鎵技術的不適應以及減產,可能是階段性或是短期的,隨著氧化鋁產量的增長,金屬鎵產量保持增長勢頭幾無懸念。另外,二次資源回收量已經不容小覷。價格是鎵產量波動的主要因素,更是消費波動的主要因素,消費往往對價格更敏感。以往經驗教訓表明,國內鎵產能容易過剩,產量潛在增長能力較大,如果價格過度上漲,不僅刺激國內供應快速回升,而且將刺激國外企業復產。在過去近10年的時間里,全球幾乎只有中國生產原生鎵,如果價格回升到300美元/ 千克(2000元/ 千克)左右,估計國外企業將考慮復產。歐盟、美國、日本都將鎵列為關鍵礦產,未來將發展生產、加強回收,并在應用替代方面有所加強。中國鎵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于,上下游形成命運共同體,以全球化視野,大力開拓國內外終端應用市場。
文章來源于安泰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