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色一级毛片大黄片视频_三级片在线观看久久_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_黄色一级电影资源网站_经典真人一级毛片_一级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欧美一级黄片试频_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L_国产一级国产免费黄片

中文 | English | ??? | Deutsch
行業動態
從美35種“Critical Minerals”看小金屬戰略地位抬升
發布時間 : 2019-01-31 瀏覽次數 : 5013

實物銦投資、鍺投資、鎵投資---投資'實物'有色金屬、稀缺金屬投資、稀散金屬投資、戰略金屬投資、稀有金屬實物投資,投資小金屬銦鍺鎵碲鉍硒銻鈷鎳鉛鋅銅鋁鎢鈦鉬鈮釩稀土鐠釹等稀土金屬,稀有金屬,稀貴金屬金、銀、鉑、鈀、釕、銠、銥,投資'購買實物'金屬資源,找【深圳泛美金屬】。{國家權威質量保證、快速購買、方便儲存、提現服務}


導讀 

1、【事件】2018年2月16日,美國內政部公布了《關鍵礦物清單》(草案),清單所涉35種礦物均為美國對外依存度高,且對美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金屬礦產。其中,19種礦物的頂級生產商(top producer)為中國,占比超過50%;且大部分為小金屬。

2、“關鍵礦物并非新鮮事”,2011年歐盟便發布了14種“關鍵原材料清單”。小金屬備受“青睞和關注”的原因,與其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屬性,以及供應和分布相對集中密不可分。可以預期的是,考慮到一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發展與安全,小金屬戰略金屬品種地位會越發重要。在前述35個關鍵礦種中,綜合考慮資源儲量、戰略地位和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因素,我們認為:稀土、鎢、銻和鍺四個品種是典型的“中國優勢小金屬”,尤其是前三者,資源優勢最堅實,特在這里做以更新梳理:

3、稀土:1)資源稟賦十分優異,我國稀土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資源賦存具有“北輕南重”的特點,特別是我國獨有的離子型(以中重為主)稀土礦富含稀缺的中重稀土元素,是真正占據主導地位、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戰略性資源。2)下游需求長期看好,稀土下游消費集中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領域,占比超過60%,其潛在需求被長周期看好,特別是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消費具備較大增長潛力。3)產業格局逐步優化,從中長期看,6大集稀土團將進一步以資產為紐帶,充分發揮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我國稀土行業規范發展。4)黑色產業鏈依然掣肘行業發展,按照稀土磁性材料產量元素含量倒推,目前我國每年違規冶煉分離產量達到6萬噸左右量級,約占總需求量40%左右,這也造成市場供過于求、劣幣驅逐良幣,進而導致市場價格持續低位運行。5)市場價格仍處底部,如何建立長效機制,仍是稀土行業難以回避的問題。6)出口高位運行,但增速回落,自2015年稀土出口關稅取消后,我國稀土產品出口步入高速增長期,2017年我國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產品5.1萬噸,同比增長10.5%,其中,出口至美國的稀土產品主要為氧化鑭鈰和碳酸鑭鈰等輕稀土產品,2017年出口量分別為7417噸和4336噸。

4、鎢:1)儲量產量全球第一,我國鎢儲量289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中國鎢精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3%,處據絕對優勢地位。2)下游消費平穩增長,2016年全球鎢消費總量約為7.8萬噸(金屬量),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日本和歐洲,其中,中國原鎢消費總量4.6萬噸,同比增長約3%。3)市場價格震蕩回升,國內鎢市場在經歷為期3年左右的價格下行周期后,去庫存效果顯現,疊加供給收緊,引領鎢價逐步回歸理性,2017年國內鎢精礦年均價為9.07萬元/噸,同比上漲29%;今年1季度,鎢精礦均價為11.19萬元/噸,同比上漲48%(2017年低基數效應明顯)。4)出口創歷史新高,2017年中國出口鎢品28984噸(鎢金屬,不包括硬質合金),同比增長31.22%,從出口國別看,美國、歐洲以及日本占比分別為17%、34%和23%。

5、銻:1)中國主導全球供需格局,從資源部稟賦看,全球銻儲量200萬噸(金屬量),中國占比近50%,是名副其實的銻資源大國;從產能產量看,我國銻精礦產量基本維持在11-12萬噸區間,約占全球75%以上;從下游需求看,全球銻消費總量保持在12-13萬噸區間,中國占比為50%左右。2)價格沖高回落,并企穩筑底,受環保督查及廣西、湖南等地部分銻冶煉企業減停產等因素影響,2017年銻市場價格呈現先漲后跌再企穩的運行態勢,銻錠年均價為54352元/噸,同比上漲37%,今年1季度,銻錠均價為51267元/噸,同比小幅下降3.3%。3)環保倒逼升級,成本支撐顯現,工藝落后、環保不達標企業將逐步實現出清,行業格局有望持續優化,成本支撐效應有望凸顯,中長期看,銻價將維持趨勢性向上。4)進口大幅增長,出口同比下降,2017年中國進口銻品72898噸,同比增長31.4%;出口銻品42417噸,同比下降9.2%,其中,2017年出口至美國的氧化銻為14157噸,約占總出口量的33%。

6、鍺:1)中國重要戰略金屬,首先,稀缺屬性突出,已探明鍺保有儲量僅為8600金屬噸,主要分布于美國、中國和俄羅斯(45%、41%和10%);其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鍺精礦產量基本保持在90噸以上,全球占比維持在70%以上,是全球鍺的最主要貢獻者。2)有色金屬行業高端應用明珠,從消費結構上看,主要集中在紅外、光纖以及太陽能電池三大戰略性新興領域,全球占比分別為35%、30%和15%。3)供需錯配導致鍺價承壓運行,2017年,在供給收緊預期影響下,鍺價格大幅回升,目前鍺價已經回升至10800元/噸,較2017年初上漲約40%,我們認為,此輪上漲周期在需求端持續放量的支撐下,持續時間有望更長。不確定因素為泛亞交易所庫存流向對鍺價形成潛在壓制因素。4)出口高景氣有望延續,2017年,我國累計出口金屬鍺約21噸,同比增長超過30%,其中,出口至美國的占比為19%。

7、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進口以及環保等政策波動帶來的風險;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

引言

 2018年2月16日,美國內政部公布了《關鍵礦物清單》(草案),清單所涉35種礦物均為美國對外依存度高,且對美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金屬礦產。其中,19種礦物的頂級生產商(top producer)為中國,占比超過50%;且大部分為小金屬(具體如圖表1所示)。

 “關鍵礦物并非新鮮事”:在09-11年周期中,2011年歐盟便發布了14種《關鍵原材料清單》,而2014年的這份清單則更新增加到了20種,分別為銻、鈹、硼酸鹽、鉻、鈷、焦炭、氟石、鎵、鍺、銦、菱鎂礦、鎂、天然石墨、鈮、鉑族金屬、磷礦石、重稀土、輕稀土、金屬硅、鎢等小金屬和原材料品種。

 小金屬受“青睞和關注”的原因,與其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屬性,以及供應和分布相對集中密不可分。可以預期的是,考慮到一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發展與安全,小金屬戰略金屬品種地位會越發的重要。

 在上述35個關鍵礦種中,綜合考慮資源儲量、戰略地位和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因素,我們認為:稀土、鎢、銻和鍺四個品種是典型的“中國優勢小金屬”,尤其是前三者,資源優勢最堅實,這里做以更新梳理:

稀土

(一)世界稀土看中國

 資源稟賦佳。中國稀土資源豐富,《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資源賦存具有“北輕南重”的特點: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等北方地區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以中重為主)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等南方7省區。同時,我國的稀土資源還具有種類多、配分全的特點,特別是我國獨有的離子型(以中重為主)稀土礦富含稀缺的中重稀土元素,是真正占據主導地位、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戰略性資源。

(二)下游需求長期看好

 稀土下游消費可劃分為傳統領域和新材料領域,其中,新材料主要涵蓋永磁、發光、催化和拋光等幾大領域,并已經超越傳統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占比超過60%)。根據稀土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磁性材料毛坯產量為14萬噸,按成材率80%測算,則磁性材料產量為11萬噸左右;三基色熒光粉產量約為2200噸左右,白光LED粉產量約為130噸,產量增速迅猛;稀土儲氧材料(用于催化)產量為2600噸左右;稀土拋光材料約為2萬噸(稀土價格下行,需求擴大),稀土儲氫材料產量為8000噸左右。具體消費結構如下圖所示。

 分析上述應用領域,我們不難發現,稀土下游消費大多集中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領域,其潛在需求被長周期看好,特別是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消費具備較大增長潛力。

(三)產業格局逐步優化

 組建稀土大集團,提升行業集中度,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提高我國稀土行業整體競爭力,是目前我國稀土行業管理體系的主題主線。自《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1〕12號)下發以來,各稀土大集團整合主體通過全資收購、參股控股、設立平臺公司等方式積極開展整合工作,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中鋁公司、廈門鎢業、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廣東稀土以及五礦稀土的大集團組建工作先后通過驗收,至此,我國稀土行業大集團主導的發展格局正式確立。6大稀土集團整合了全國23家稀土礦山中的22家、5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54家,扭轉了稀土行業長期以來“多、小、散”的局面,資源控制力和市場影響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從中長期看,6大集稀土團將進一步以資產為紐帶,充分發揮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我國稀土行業規范發展。

(四)黑色產業鏈依然掣肘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行業協會和稀土企業共同努力,嚴厲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推動建立規范有序的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市場流通秩序,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可觀來講,非法開采稀土礦,無計劃、超指標生產等現象仍未得到根治,并且嚴重擾亂市場經營秩序。違規稀土產品由于完全或部分規避了稅收、環保等成本,其售價遠低于合規產品,使稀土市場價格大幅下降,嚴重擠壓了合法企業的利潤空間,造成了合規企業普遍虧損,違規企業普遍盈利的局面。按照稀土磁性材料產量元素含量倒推,目前我國每年的違規冶煉分離產品量達到6萬噸左右量級,約占全部需求量的40%左右,這也造成市場供過于求、劣幣驅逐良幣,進而導致市場價格持續低位運行。

(五)出口高位運行,但增速回落

 自2015年稀土出口關稅取消后,我國稀土產品出口步入高速增長期,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總計出口稀土金屬及合金5514.9噸,同比增長8.4%,出口金額7984.3萬美元,同比增長37.4%;出口稀土氧化物2.73萬噸,同比增長3.5%,出口金額2.83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出口稀土化合物1.83萬噸,同比增長23.7%,出口金額5359萬美元,同比增長40.3%;出口稀土永磁材料2.99萬噸,同比增長11.2%;出口金額約14.7億美元,同比增長12.7%。

 出口至美國的稀土產品主要為氧化鑭鈰和碳酸鑭鈰等輕稀土產品,出口量分別為7417噸和4336噸。具體如下表所示。

(六)市場價格仍處底部

 2017年稀土市場在多項政策的合力下(主要是打黑),走出一波近年來少有的上漲行情,但目前價格又回到2016年水平,從中長周期走勢來看,價格也處于歷史低位。今年以來,在“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下游補庫以及國儲預期等多因素共振作用下,稀土亦出現階段性上漲,但持續時間并不長,目前已經企穩。如何建立長效機制,仍是稀土行業難以回避的問題。

(一)儲量、產量全球第一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鎢儲量330萬噸,2016年全球鎢儲量增加近一倍總計達到近600萬噸,主要是由于2016年我國江西浮梁縣朱溪外圍發現了迄今為止全球最大鎢礦。目前,我國鎢儲量289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其他如,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鎢資源儲量維持穩定。

 鎢資源高度集中,鎢生產亦高度集中。USGS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鎢精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3%,占據絕對優勢。2017年,受天氣以及環保等因素制約,小型礦山停產較多,但大中型礦山利用價格上行機會,提高產能利用率、攤薄成本,致使產量同比仍有所增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鎢精礦產量為14.8萬噸(折WO3),同比增長5%左右。具體如下圖所示。

(二)下游消費平穩增長

 從全球消費格局來看,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日本和歐洲。其中,歐洲近幾年消費總量維持在1.6萬噸水平,且廢鎢利用率逐年增長;美國從2011年消費峰值過后,對鎢需求逐步下降,近兩年維持在1萬噸水平;日本鎢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依舊來源于汽車行業,年需求量約0.9萬噸左右。整體來看,近年全球鎢消費保持平穩小幅增長態勢,2016年消費總量約為7.8萬噸(金屬量)。具體如下圖所示。

 我國鎢消費總量同樣保持小幅增長,2016年原鎢消費總量達到4.57萬噸,同比增長約3%。從鎢制品消費結構看,鎢主要用于硬質合金、鎢鋼、鎢材和鎢化工,其占比分別為:46%、27%、22%及6%。 

(三)市場價格震蕩回升

 國內鎢市場在經歷為期3年左右的價格下行周期后,去庫存效果顯現,需求亦有所恢復,疊加鎢原料供應趨緊,2017年鎢精礦市場價格震蕩上揚,逐步回歸理性。復盤一下,6月小幅震蕩,9月快速上揚,月平均價格11.37萬元/噸,同比上漲68.20%,環比上漲13.93%,重回10萬元/噸以上,是年內月均價格的高位,也是2014年4月份以來的月均價格高位。亞洲金屬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鎢精礦年平均價格9.07萬元/噸,同比上漲29%;今年1季度,鎢精礦均價為11.19萬元/噸,同比上漲48%(2017年低基數效應明顯)。

(四)鎢品出口創歷史新高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鎢品28984噸(鎢金屬,不包括硬質合金,下同),同比增長6895噸,增長31.22%,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出口金額9.19億美元,同比增長41.21%。其中,出口原配額鎢品21588噸,同比增加5571噸,增長34.78%,創出口歷史新高。

 從出口結構看,近來總體來看,鎢酸鹽類和氧化鎢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量的75%左右,2017年出口仲鎢酸銨/偏鎢酸銨占出口總量的23%,藍、黃鎢占出口總量的46%,二者合計占比約70%。

 從出口國別看,三大主要出口地區分別為美國、歐洲和日本,其市場需求擴張較為明顯。近年,歐洲進口中國鎢品占中國總出口的25%左右,近兩年超過30%;美國此前占我國總出口的20左右,近年對我國的依賴略有下降。2017年,美國、歐洲以及日本占比分別為17%、34%和23%。

(一)中國主導全球供需格局

 從資源稟賦看,USGS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銻儲量為200萬噸(金屬量),其中,中國為95萬噸,占比近50%,是名副其實的銻資源大國。此外,俄羅斯、玻利維亞銻資源亦相對豐富,三國合計占比約為82%。從我國資源分布看,2015年我國查明資源儲量約293萬噸,主要分布在湖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甘肅等地。其中,湖南省查明資源儲量占比最高,達20.3%。具體如下圖所示。

 從產能產量看,近年來,我國銻精礦產量基本維持在11-12萬噸區間,占全球比例高達75%以上。2015年,全球銻精礦產量為14.7萬噸,其中,中國銻精礦產量為11.1萬噸,占比為76%。由此可見,雖然我國銻資源豐富,但供給占比同資源占比仍然不匹配。與此同時,在環保趨嚴以及市場壓力共同作用下,近年我國銻品產量呈現逐年下滑態勢,2017年銻品產量19.94萬噸,同比下降約2%。供給端的有序收緊,對于修復供需關系、提振市場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下游消費看,全球銻消費總量保持在12-13萬噸區間,近年變化不大。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銻消費國,占比約為50%左右,美國、日本及歐盟是全球主要銻消費地區。從細分消費領域來看,阻燃是銻最大消費領域,占比超過50%,其次是合金領域,占比約為20%,聚酯工業是銻的第三大消費領域,占比約為18%。除傳統應用領域外,銻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興領域的應用也有所進展,值得關注。具體如下圖所示。

(二)價格沖高回落,并企穩筑底

 2017年,銻市場價格總體呈現先漲后跌再企穩的運行態勢。受環境保護督查及廣西、湖南等地部分銻冶煉企業減停產等因素影響,國內銻價于4-5月份大幅上漲,后續隨著督查工作結束、部分企業恢復生產,銻價逐步出現回調。今年1季度,國內銻市場運行平穩,消費商按需采購,供應商正常出貨,銻錠和氧化銻價格保持穩定。亞洲金屬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銻錠均價為54352元/噸,同比上漲37%,今年1季度,銻錠均價為51267元/噸,同比小幅下降3.3%。具體價格走勢如下圖所示。

(三)環保倒逼升級,成本支撐顯現

 作為銻冶煉原料的銻精礦,多為硫化礦,而傳統的鼓風爐—反射爐工藝,產生低濃度二氧化硫污染難以高效治理,成為制約銻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2015年1月1日,新環境保護法正式施行,大幅提高違法成本,與此同時,新修訂的《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已經正式生效,這將對我國銻行業的發展格局和路徑產生深遠影響。

 現階段,我國銻行業發展仍處于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部分企業仍尚未達到相關環保標準要求,即便符合環保要求,達標運行的成本也相對較高。環保重壓下,加大環保投入、開發新型冶煉工藝,是銻冶煉企業的必然選擇。在此大背景下,工藝落后、環保不達標企業將逐步實現出清,行業格局有望持續優化,進而成本支撐效應有望凸顯,中長期看,銻價將維持趨勢性向上。

(四)進口大幅增長,出口同比下降

 進口方面,中國銻冶煉產能遠大于精礦產量,每年仍需進口銻精礦以彌補國內缺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累計銻品進口量為72898噸,同比增長31.4%,其中,銻精礦進口量為70295噸,占比超過95%。主要進口國為塔吉克斯坦、俄羅斯、澳大利亞、緬甸等。

 出口方面,2017年中國累計出口銻品42417噸,同比下降9.2%。從出口產品結構上看,以初級產品為主,氧化銻占比最大(超過80%),2017年,我國總計出口氧化銻35305噸,占總出口量的83%左右;從出口國別看,美國和日本為主要出口地區,其中,2017年出口至美國的氧化銻為14157噸,約占總出口量的33%。

(一)中國重要戰略金屬

 稀缺屬性突出,鍺是典型的稀散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僅為0.0014%,全球鍺資源貧乏且分布高度集中,已探明鍺保有儲量僅為8600金屬噸,主要分布于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合計占比超過95%),分別占比為45%、41%和10%。

 伴生屬性顯著,主要伴生于鉛鋅等硫化礦中,其次為煤礦和銅礦;自然界僅有極少含鍺大于1%的礦物(如鍺石、硫銀鍺礦、硫鍺鐵銅礦等)。鍺由于伴生屬性明顯,其供給端除受下游需求影響外,還同主礦種(鉛鋅等)產量高度相關。目前,國內云南會澤以及廣東凡口兩大礦區為鉛鋅礦伴生鍺,其他主要為褐煤伴生鍺。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美國雖然鍺儲量居全球第一位,但由于實際生產過程中,鍺主要以鉛鋅伴生冶煉的副產品形式產出,因此,鍺產量受到鉛鋅產量的制約。2011年-2012年美國鍺精礦產量為3噸,2013年以后基本無鍺精礦產出。俄羅斯鍺精礦產量基本維持在5噸水平,變化不大。中國鍺精礦產量基本保持在90噸以上,全球占比維持在70%以上,成為全球鍺資源的最主要貢獻者。

(二)有色金屬行業高端應用明珠

 從消費結構上看,主要集中在紅外、光纖以及太陽能電池三大戰略性新興領域,由于國內外產業結構的不同,導致三大領域的消費占比相差也較大。具體來看,全球鍺下游消費分布相對均衡,紅外、光纖以及太陽能光伏領域占比分別為35%、30%和15%;中國鍺下游消費中,紅外領域“一家獨大”,占比接近70%,光纖領域占比約為22%,合計占比約為90%左右,應用領域高度集中。具體如下圖所示。

(三)供需錯配導致鍺價承壓運行

 從歷史上看,鍺價走勢并不平靜,分別在2008年、2012年以及2014年前后出現過三次深度調整,其中,2008年前后和2014年前后跌幅分別超過55%和45%。具體原因如下圖所示。

 我們認為,供需錯配,是導致鍺價承壓運行根本原因。復盤歷史統計數據,2014年,在考慮到泛亞商儲和國家國儲兩項需求在內,廣義供給出現短缺,直接導致價格暴漲;2015年開始,泛亞無新增庫存,同時


Copyright © 2014-2024 深圳泛美戰略金屬資源有限公司 備案/許可證編號:粵ICP備14030609號